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sosoxh.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sosoxh.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sosoxh.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sosoxh.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朗进科技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_欧宝平台APP登录下载_欧宝在线登录入口_电竞app官网下载
EN

朗进科技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4-10-18 23:27:08 | 作者: 欧宝平台APP登录下载

 

  

朗进科技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新能源汽车空调及智能热管理产品、空气能热泵烘干设备、数字能源智能环控产品及其控制管理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维保服务。目前公司业务从轨道交通领域扩展到新能源、数字能源领域。

  轨道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在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轨道交通因其快速高效、低碳环保、安全稳定、运力强大等优点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全力支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着重强调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的意见》,对市域(郊)铁路的功能定位、技术标准、规划编制、公交化运营、地方政府投资主体、综合开发等方面给出了明确意见。《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以系统化顶层设计文件的形式明确了中国铁路未来30年的发展蓝图,为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 2024年2月5日,国家铁路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国铁集团联合印发《推动铁路行业低碳发展实施方案》,推动绿色铁路建设、运输装备低碳转型、绿色运营维护,文件精确指出推动机车车辆更新、旅客列车空调节能变频改造和制冷剂绿色升级。

  根据国家《“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及《“十四五”铁路发展创新规划》,预计到 2025年我国高铁将建成5万公里营业里程,铁路轨道共计16.50万公里营业里程。受国内整体形势影响,2020-2022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所回落。2023年铁路建设进程加快,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统计,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45亿元,投产新线日,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全国铁路路网密度165.0公里/万平方公里,复线%。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6.4万公里。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为2.24万台,其中内燃机车0.78万台,占34.7%;电力机车1.46万台,占65.3%。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为7.84万辆,其中动车组4,427标准组、35,416辆。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为100.5万辆。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截止2023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59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城市3个,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公里,新增运营线条,新开后通段或既有线座。

  随着各类轨道交通线路持续增长、车辆保有量屡创新高,存量市场需求不断放大,运营维保业务将随着保有量市场的增长而增长,十三五期间投入运营的高铁动车组车辆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近几年分别步入检修期和架修期。增量释放叠加存量更新,轨道交通运营维保后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公司在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细分市场处于行业前列,凭借其在轨道交通车辆空调领域变频节能核心技术的先发优势,可维持较为稳定市场占有率。“双碳”目标的提出和持续推进也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公司所涉市场领域中智能化变频节能空调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强粮食等烘干设施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明白准确地提出持续提升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各地方政府积极做出响应国家战略规划,逐步推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有关政策规划,如2020年河南省政府联合河南中烟公司出台了《全省烟叶烤房电代煤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从2020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全省27,903座烟叶连片燃煤烤房完成电代煤改造,新建电烤房5,000座,推动空气能热泵烘干技术在烟草烘干领域的应用推广。云南省2022年出台《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关于印发〈云南省2023年电能烤房“以补代建”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云烟叶〔2022〕112号),采用热泵烘干技术,用智能化电能烤房替代燃煤烤房,发展绿色低碳烘烤,快速推进烟叶烘烤方式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助力云南省烟叶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乡村振兴。随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持续发力,空气能热泵烘干行业将会迎来成长新阶段。

  热泵烘干设备大范围的应用于三大产业,尤以第一产业为最,最重要的包含谷物、烟草、果蔬、食用菌、花卉、茶叶、中药材以及水产品等领域;第二产业涉及印刷、皮革制造、烟花爆竹制造、电镀行业等,已形成比较广泛的应用与可观的产业链;第三产业主要有酒店布草、干衣以及污泥烘干等。空气热泵烘干相比燃煤、燃油、电加热等其他烘干方式具有更环保、更安全、更节能等多种优势,相对于电热烘干机而言,节约能源的效果更佳。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的持续引领下,空气能热泵的节能环保低碳价值得到慢慢的变多的重视,国际国内关注度迅速提升,空气能热泵在“碳达峰碳中和”推动下将得到更大规模的推广。根据《热泵杂志》统计,国内烟草领域的烤房保有量约110万台,按照单台7万元的价格测算,仅烟草领域热泵烘干机的存量替代市场就高达770亿元,市场空间广阔。此外,国家相关部门和国内多个省份均对热泵烘干机置换和新投推出了相应的补贴支持政策。目前包括浙江、江苏、广东等在内的省份均对省内热泵烘干机的购置推出了相应的补贴政策。在提升农业自动化水平和降低农业生产碳排放的要求和各地的补贴推动下,国内空气能热泵烘干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有望快速推广。

  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要求全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深入实施,推动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2023年2月3日,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组织并且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期为2023年-2025年,进一步推进并带动全国加快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的步伐。

  为应对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挑战,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共识。全球碳排放主要来自于电力、交通领域,电力行业碳减排的主要方式为提高风电、光伏等绿色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交通行业碳减排的主要方式为提升出行工具的电动化率且使用绿色、清洁能源。

  2024年1月18日,国务院举行新闻发布会,2023年在市场需求拉动、宏观政策推动以及全行业一起努力下,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呈现出3个方面显著特征:一是产销规模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 77.2%,均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二是渗透率稳步提升。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售量比重达31.6%,较2022年提升6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底,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041万辆,占汽车保有量比重为6.1%,较2022年底提升2个百分点。三是配套设施不断健全。截至2023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设施859.6万台,数量居全球第一,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对提振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作出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完善政策,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动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重点是“三个加快”:一是加快优化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大力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强化汽车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电动化智能化技术水平,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三是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一直在优化完善充电网络布局,加快重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营服务水平,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7号),支持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持续推进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支持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和动力电池更新换代。

  我国新能源客车的技术、成本、运营模式和基础设施相对成熟稳定,目前市场经济不断回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同时在低碳发展的策略驱动的背景下,我们国家新能源客车市场将迎来更多向上发展的新动能。

  2022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明显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度的提高,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在“双碳”政策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代表着国家对储能行业的格外的重视,电化学储能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从投资规模来看,“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 1千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随着储能系统整体朝大容量、高倍率发展,储能系统产热量将一直上升,储能温控系统有望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液冷技术占比也有望持续提升。

  在数据规模快速提升、新基建、数字化的经济和数字中国远大目标,以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驱动下,我国数据中心行业迅速增加。数据中心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及规模增加,将带来能源与电力消耗的持续挑战。电力为数据中心最重要的能源输入,电力成本占数据中心运营总成本的60%~70%。在“双碳”与绿色发展背景下,数据中心整体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型规模机架占比的持续提升都将带来电力能源消耗的持续性压力,增强数据中心电力能效水平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对高功耗、高密度的数据中心机柜而言,散热问题是影响服务器和芯片性能的核心因素之一,因此提高空调制冷效率是优化数据中心整体能效的关键举措,为机房空调提供了发展机遇。

  公司紧跟国家政策及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依托公司多年智能变频控制、空调系统节能核心技术和经验积淀,在数据中心、储能电站温控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作为数据中心、新型储能电站温控设备的供应商,加大对该产业的研发和市场投入,以节能、环保、智能为主要技术抢占市场先机,拓展强化细分领域市场,稳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同国内有名的公司开展业务合作,依托自主智能变频节能控制和制冷核心技术,致力于成为数据中心、储能电站温控产品领域的优秀供应商,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新能源汽车空调及智能热管理产品、空气能热泵烘干设备、数字能源智能环控产品及其控制管理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维保服务。公司依据战略发展规划,在稳固发展轨道交通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加大了热泵烘干、新能源汽车、储能、数据中心领域的产品研制和市场布局,随公司新开拓业务板块产品陆续批量投放市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219.64万元, 较上年增长了17.06%;公司优化管理机制,提升公司内部的运营效率,加强供应链体系优化建设,强化成本控制,避免浪费及无效支出,降本控费,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17.13 万元,同比增长94.53%。

  公司变频热泵节能技术正在相关应用领域发挥很大的节能优势,其以平均30%的综合节能能力,助力相关行业节能降耗,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做出贡献。

  公司建立了一套成熟且行之有效的、覆盖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生产制造、采购物流等各方面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和运营模式,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和痛点快速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

  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研发为基础的经营模式,基于客户的具体需求对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定制化设计,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开发可靠性高、竞争力强的节能产品。公司主要通过轨道交通车辆空调及后市场的维修维护服务、新能源及智能热管理产品、数字能源智能环控产品及变频控制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实现盈利,并通过为客户提供产品的保养、维修、维护等服务获取持续性收入。

  供应链管理部作为公司供应链的管理归口部门,负责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优化,根据《供方管理控制程序》进行招投标或议价确定供应商供货。通过持续优化供应商,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正常批量供货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为公司创造价值。采购部负责下达采购订单和跟踪来料;质量部负责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查、改善和提升,并负责采购物料的质量检验及可靠性验证工作。仓库负责采购物料的贮存、标识、收发、保管。

  公司根据客户的合同或订单安排组织生产。市场销售部获取客户中标通知单或合同、订单。公司一般根据客户合同先研发首台样机,并通过客户审查鉴定。后续根据客户交货计划组织物料采购、生产、品质控制,品质部门进行评审,产品生产交货。对于控制器产品则根据客户订单编制生产计划,生产部门按生产计划的要求安排生产。公司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产品开发流程、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质量检查和保障流程,以订单计划为中心,有效地协调各部门生产活动,确保生产计划顺利执行和客户订单顺利交付。

  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洽谈等形式进行销售。公司加强项目投标过程管理,提高项目投标成功率。市场人员负责了解行业动向,收集市场信息、出具市场分析报告。销售人员会同技术人员、商务人员负责对招标项目的技术、商务、法律等条款进行评审和响应,制作标书。中标后,转入合同签订或项目实施阶段。

  公司设有专门的技术研发中心,负责建立健全企业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并根据客户需求和痛点研究开发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组织实施新产品开发及老产品持续改进过程中的设计评审、小批试制、产品试验和技术确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确保公司产品、技术的先进性提供组织保障,研发技术中心还负责前瞻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并将其植入公司产品。

  公司始终秉承“创新驱动、技术引领”的发展理念,以全面服务客户需求为研发导向,持续强化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了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公司坚持技术先行,积极抢占技术制高点,加快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持续增强创新引领能力,拥有国际领先、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公司取得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厅颁发的《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证书(中心编号:2013LH094)、山东省中小企业局认定的《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鲁中小企局字[2012]77号)、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鲁中小企局字[2015]39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示范企业等证书。公司拥有结构设计、空调系统、变频控制、软件开发等专业研发人员约207人,拥有国家标准空调焓差实验室、通用智能功率模块工程实验室、模拟轨道车辆实验室和变频控制软件设计中心等先进研发实验条件,报告期内,公司列入2023年度济南市民营企业重点培育库。

  公司组建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完善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通过GB/T 29490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引导公司技术团队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布局,在研发过程中发现技术创新点,深化成果专利化过程,构建严密高效的专利保护网。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287项授权有效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15项、外观设计专利55项,软件著作权71项。有效国内商标151项,国际商标26项。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名单。

  公司拥有先进的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温控系统产品及变频控制器生产线,在专业生产轨道交通车辆空调和变频控制器方面积累了较多的工艺技术,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安全保障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制造能力,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利用规模生产优势降低成本。报告期内,公司荣获济南市第六批市级绿色工厂称号,公司轨道空调总装线入选济南市数字化车间名单,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投入实施,大幅提升了公司智能化制造水平。配合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数字化水平提高,公司积极调整和优化生产管理体系,快速响应需求端个性化、全面化的发展趋势,有效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提升公司智能制造水平。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并成功入选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公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EN15085国际焊接体系认证、ISO 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认证、IATF 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DIN6701粘接质量体系认证、SIL2软件产品安全等级认证和GB/T 29490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等,建立公司产品从市场需求到产品开发、生产交付、售后运营的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公司从销售订单获取到售后服务维保全过程实施项目管理,能够快速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保障项目的顺利交付。

  公司遵循“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持续改善”的质量理念,通过多年的不断创新和持续改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全程质量管控体系,保障了公司产品质量在设计、采购、生产、流通和售后各个环节均得到了持续有效的控制。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了产品质量信息的全过程闭环,提升了产品的设计质量和产品的 RAMS 水平,进一步降低了售后服务费用。

  公司属于高端制造行业,行业具有门槛高、研究周期长、验证周期长、应用周期长的特点。公司以打造中国高端温控装备业为己任,深耕轨道交通车辆空调领域,努力拓展高端智能温控应用领域,加强战略引领,把握机遇,持续创新,沉淀积累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和性能均达到行业领先地位,为公司的产品销售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为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增强了用户黏性,提高公司竞争力。

  在轨道交通行业内,公司拥有稳定的客户基础。公司轨道车辆空调业务主要直接客户群体为中国中车601766)下属整车制造企业,同时公司也在不断跟踪、开拓新的客户群体,扩大国内市场范围,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随着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西部铁路、市域铁路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中国铁路装备技术水平已进入世界前列,开始走向巨大的国际市场。公司轨道交通车辆空调已随中国中车实现出口到新西兰、泰国、土耳其、马来西亚、罗马尼亚、瑞典、法国、巴西等多个国家。公司通过海外投标及合作开发,已成为阿尔斯通、庞巴迪、卡福和西屋等国际知名轨道交通车辆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在产品、技术与服务方面持续获得海外客户认可,海外订单项目持续增长。

  公司新培育的其他业务板块大多为行业内的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等优质客户资源,为公司盈利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了坚实的客户基础。

  公司拥有一支诚信勤勉、锐意进取、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优秀管理团队,一批具有多年从事技术研发、拥有丰富的市场前线工作经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公司技术人才具有多年从事轨道交通车辆空调行业技术、质量等工作经验,在新产品研发和项目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使得公司对客户需求以及行业趋势具有较强的洞察能力,从而为公司研发方向提供有前瞻性的指导,能够高效完成研发任务。同时,公司建立完善的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系统,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和促进各领域人才的技能提升,有效构筑人才梯队以满足公司长期发展的需要。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持续完善薪酬福利体系,为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公司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团队经过不断拓展、优化,已形成完整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遍及全国各铁路局、整车厂及各地铁运营所在地城市。随着新业务和新应用领域的布局,不断扩大市场网络,保障业务的拓展及服务。

  健全的营销网络为公司与客户建立了畅通的沟通渠道,而且公司产品销售人员均拥有技术背景,有丰富的技术与产品经验,在业务实践与拓展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更好的为客户传达产品信息,充分了解和把握客户的技术需求,为公司新产品研发提供方向指引,把握市场先机,将客户需求及时转化为订单,从而提升公司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和客户黏性。售后服务方面,公司首发募投项目“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完成投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售后维护服务的水平。公司组建了一支稳定、维修经验丰富、反应迅速的专业化售后服务保障团队,构建面向全国公交系统、城市轨道和干线铁路的立体化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对用户服务需求的快速响应。公司建立了售后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系统和大数据智能运维系统,逐步实现产品的“故障修”到“状态修”。公司创建了产品全寿命周期维保服务模式,提高了运营维保的效率,通过数字化管理,减少了运营服务人员,降低了维护成本。在做好产品维保服务的同时,公司大力促进存量市场架大修业务拓展,积极培育、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公司围绕核心业务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丰富产品谱系,不仅在轨道车辆空调细分领域引领创新,同时在新能源大巴空调、热泵烘干业务、数字能源和储能空调业务板块不断提供更全面的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积累、丰富的制造经验、卓越的产品品质和出色的交付能力,在行业内赢得了优秀的市场口碑,成为所处行业新技术引领者和创新产品实践者,推动行业技术变革和产品升级,获得更多合作伙伴的认同,已成为公司与其他企业竞争的重要优势之一。

  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新能源汽车空调及智能热管理产品、空气能热泵烘干设备、数字能源智能环控产品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维保服务。公司根据战略发展规划,在稳固发展轨道交通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加大了热泵烘干、新能源汽车、储能、数据中心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布局,随着公司新开拓业务板块产品陆续批量投放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219.64万元,同比增长17.06%;公司优化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加强供应链体系优化建设,强化成本控制,避免浪费及无效支出,降本控费,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317.13万元,同比增长94.53%。

  轨道交通空调国内市场:公司积极开拓市场,轨道交通车辆空调业务板块继续保持稳健发展的趋势,公司新中标了贵阳城市轨道交通S1线、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增购项目、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线号线东延、重庆江北机场捷运线号线号线号线号线号线等轨道车辆空调项目,新签和在手订单实现同比增长,为后续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进行了沈阳、贵阳、成都、福州、天津、重庆、长春、蒙彼利埃等国内外十几条轨道交通线路车辆空调订单的交付,完成出口以色列、瑞典、墨西哥等轨道车辆空调项目的生产交付。截至目前,公司生产的轨道交通车辆变频空调产品已在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天津市、广东省、甘肃省、山东省、陕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21个省、市、自治区的43个城市投入使用,继续保持公司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行业的优势地位。

  轨道交通空调国际市场:公司继续加强国际市场开拓,新中标以色列/Tel Aviv PurpleLine项目、法国/Montpellier Tram Car项目、瑞典/SJ AB EMU项目、墨西哥瓜达拉哈拉项目,海外客户订单取得大幅度增长。公司持续推广直流直进变频热泵车辆空调技术在国际轨道车辆市场广泛应用,已成为阿尔斯通、庞巴迪和西班牙 CAF国际知名轨道交通车辆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共同合作推进新型环保冷媒变频节能车辆空调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在产品、技术与服务方面持续获得海外客户认可,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轨道交通空调维保后市场:产品全寿命周期维保是服务延伸的探索和尝试,是在原先产品架大修基础上拓展的新的业务模式,以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双赢为目标,助推维保业务规模快速提升。2023年,公司签署全寿命周期维保项目意向书,开启了产品全寿命周期维保服务业务的先河。2024年,公司将继续与全国各地区深入交流全寿命维保项目,全面铺开全寿命维保项目的研究开拓。通过积累日常维修数据及智慧运维的整体保驾护航,为后续全寿命周期内维护策略的优化调整和新造业务研发选型提供数据支撑,填补行业全寿命数据空白,形成朗进科技自主设计、制造及维护三位一体的全寿命维保新模式。此外,公司将继续深耕轨道交通空调运营维保服务市场,公司重点推进北京、沈阳、济南、郑州、重庆、南宁、西安、广州、福州、深圳、上海等城市地铁线路空调的后市场项目,继续扩大朗进科技后市场影响力,帮助客户解决市场运营的难点与痛点问题,通过为客户提供新产品和新技术升级服务,提高车辆空调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助力提高车辆运营单位的服务品质。

  新能源汽车空调及智能热管理市场,公司在保持电动大巴变频节能空调市场开拓的同时,加大集成综合热管理一体化空调系统技术开发及应用,并持续加大市场推广力度。该技术通过应用多末端流量分配综合控制技术,将客室制冷制热需求和电池、电机、电控冷却降温需求集中统一管理控制,在保证客室冷热需求和电气部件降温需求的同时,将电气部件的热量进行热回收,有效补充冬季客室的制热需求,实现整车综合能源管控,有效降低整车能耗,节能减重效果突出。已在中通客车000957)、吉利客车完成装车,中通客车已通过三方验证。公司继续将集成综合热管理空调系统技术拓展到商用车板块,已中标陕汽集团质子汽车基于热泵的整车综合热管理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与客车行业排名前茅主流车厂加强技术合作和业务开展,增加了中车电动、中通客车、吉利商用车、奇瑞万达等车厂多种车型客车空调标配份额;国内市场中,公司在主流城市如重庆、成都、青岛、沈阳等多地实现新能源客车空调批量交付运营;海外市场中,公司新能源客车空调海外订单持续新增,已在马来西亚、越南、以色列、阿联酋、韩国、葡萄牙、新西兰、意大利等国家实现产品出口,并对接开发海外特殊环境的高低温空调系列。

  空气能热泵烘干节能产品市场: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发力热泵烘干市场,研发的系列化智能变频热泵烘干产品大批量应用到中烟系统烟草烘干、国药集团中草药材烘干、辣椒烘干、消失模烘干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在云南省玉溪市建立热泵烘干设备生产基地,深耕云南市场,面向西南地区及东南亚市场。在河南、贵州、云南烟草热泵烘干市场累计中标金额已超过1亿元,连续两年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同时,公司积极开拓布局四川、湖北、福建等烟草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公司凭借空气能热泵技术优势及此前的产品市场先发优势和项目运营经验,不断扩大热泵烘干市场范围和市场份额。

  报告期内,公司已与行业多家知名储能系统客户达成战略合作,并广泛开展技术和业务合作,公司与阳光电源300274)、金风科技002202)、山东电工、欣旺达300207)、沃太能源、林洋能源601222)、采日能源、天合光能、楚能等多家头部储能系统客户达成战略意向,已广泛开展业务合作。

  公司完成数十个百兆瓦级新能源基地及国内重大示范储能电站项目液冷和风冷温控产品配套,累计出货突破 10GWh,为客户提供具有朗进特色的节能、智能、可靠的智能温控系统。公司产品通过海外 UL、CE、CSA等相应资质认证,并荣获储能行业十佳配套供应商等奖项,得到行业用户全面认可。

  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帮助客户“风险归零”,在储能电池热管理技术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围绕大型储能电站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形成完善的解决方案,全新定义液冷产品系统安全,新一代60kW液冷和空冷产品陆续批量交付。作为行业内首家批量交付5MWh大容量储能系统项目的精密温控解决方案与产品提供商,率先完成国内首个 200MWh储能电站5MWh平台配套交付。

  未来公司将通过高精准控温、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温度均匀性等综合优势进一步优化控制技术,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更领先的技术保障,为储能行业客户提供更具价值、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方案和服务保障。

  报告期内,根据客户需求及市场调研,公司持续优化并升级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热泵烘干设备、新能源客车空调等产品智能运维系统,为相关产品提供智能运维服务,提高售后服务效率,降低维护保养成本。在轨道交通领域,依托公司多年的技术积累,报告期内先后完成了西安地铁2号线号线、台州市域车、青岛地铁6号线号线等多条地铁线路空调智能运维系统项目。结合运维实际需求,逐步实施主要零部件状态评估工作。通过与主机厂和业主持续交流沟通,了解客户维保需求及痛点,制定和优化现有检修规程,将现有规程逐步从“定时修”、“故障修”转变为“状态修”,降低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费用,提高了车辆的综合利用率。通过上述项目的运营实践,验证了智能运维系统技术方案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公司将继续努力推广空调智慧运维系统应用,推动轨道车辆空调技术升级,为运营单位创造价值,为公司创造收入。

  公司持续加大前瞻性技术研发投入,明确技术发展路线,推进下一代产品技术迭代,培育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扩大各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

  报告期内,公司在轨道车辆空调方面顺利开展包括沈阳地铁1号线号线线号线线号线号线、福州滨海快线线、杭海城际增购、西安地铁15号线号线、重庆江北机场旅客捷运系统、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号线增购等二十余条国内轨道车辆线路空调项目的设计开发工作;同时,顺利开展了重庆地铁2号线号线号线等多条线路项目的技术提升。其中,完成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变频压缩机的可靠性验证,为轨道车辆完全自主国产可控和后续国产压缩机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国内首创的采用DC1500V高压直接供电技术的天津地铁 7号线空调机组在上半年批量交付并完成首列车调试及测试,所有测试项目顺利完成并且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达到预期目标,2024年将逐步投入运营。

  在国铁市场方面,公司完成了既有定速空调变频节能升级改造的技术提升,并全程参与国家铁路局时速160km动力集中式客车变频空调、时速200公里智能城际动车组空调系统项目的设计开发和统型工作,CR400F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空调项目顺利交付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并装车试运行。

  在海外轨道空调的开发方面,完成墨西哥瓜达拉哈拉4号线、马来西亚柔新线、以色列/Tel Aviv PurpleLine有轨电车、法国/Montpellier Tram Car项目空调的设计开发,同时瑞典/SJ AB EMU的空调设计工作也正顺利开展。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完成基于热泵节能技术的整车综合热管理系统、吉利大巴综合热管理系统、图牛商用车空调系统、ART马来西亚空调系统、比亚迪002594)云巴空调系统等项目的开发工作。

  在热泵及烘干领域,通过对多种烘干应用场景进一步研究分析,陆续完成16HP烟草开式烘干机组、16HP闭式烘干机组、20HP开闭式一体机及 30HP开闭式一体烘干机组的产品技术升级,为应对多场景、多需求的热泵烘干领域和扩大公司市场规模奠定坚实基础。在储能温控空调领域,结合储能市场客户及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广泛开展已开发产品的技术升级和验证工作,完成7.5kW、40kW及45kW工业一体变频系列化空调机组的升级迭代;同时完成60kW变频一体式液冷机组、阳光电源定制化50kW液冷机组、青岛地铁飞轮储能系统水冷机组等新产品开发;开展簇级8kW变频冷液机组的验证及CSA和CE认证、45kW变频液冷产品UL认证,为储能液冷温控产品出口奠定了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GB/T29490-2013》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再注册认证审核。IPMS管理体系与ISO/TS22163国际轨道交通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RIS)相结合,打造“统一部署经营发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有50项专利获得受理,在受理专利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30项,外观设计3项;有41项专利获得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7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287项授权有效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15项、外观设计专利55项,软件著作权71项。有效国内商标151项,国际商标26项。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名单。

  报告期内,公司从优化业务流程、制定管理制度文件、加强内部管理意识、组建契合公司业务及发展的专门团队等多个角度规范内部管理,以提高运营效率。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等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流程的标准化和智能化,以管理驱动经营目标的达成。

  公司将降本增效作为公司重点工作之一。公司技术研发部门与供应链、生产部门始终保持密切协同,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成本管理为核心,在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物料的标准化和统型化,持续提升产品的设计标准化、生产可制造性水平。通过优化产品设计,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供应链管理工作,持续引入新的合格供应商,减少单一供方数量;及时追踪重要原材料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通过提前制订采购预测计划、多供方储备、项目招投标等措施保障原材料供应及控制采购成本。公司坚持品质第一的产品理念,加强全流程质量管理,不断加强制造能力的建设与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垂直整合、精益生产、智能制造等措施,建立健全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精益生产体系与智能制造体系,推进公司产品品质更上新台阶。

  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 扩建或新设售后服务站点已完成,项目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状态。该项目共在全国26个城市建设售后服务网点34个。在做好产品售后维保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这些现场售后服务网点资源,大力促进存量后市场架大修业务拓展,积极培育、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IPO募投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提升了公司硬件和软件研发条件,扩大了研发团队,提高了新技术、新产品研制水平和速度;“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扩产及技改项目”,公司新建设厂房、数字化智能制造生产线全部投入使用,缓解公司产能压力,提高了公司智能制造水平和产品交付能力;“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公司组建了一支人员稳定、维修经验丰富、反应迅速的专业化团队,构建面向全国城市轨道、铁路,并辐射协助新能源、热泵烘干和数字能源售后服务的立体化服务网络体系,实现了售后服务的本地化、实时化,助推公司产品销售,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

  报告期内,公司共计召开10次董事会,10次监事会,4次股东大会。公司根据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各项法规、规范性文件,修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三会一层”治理沟通机制,发挥独立董事、监事的外部监督作用;落实内部审计各项工作要求,压实内部审计的内部监督责任,实现内部审核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强化投资者日常沟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公司透明度,准确、及时地传递公司信息,保护利益相关方知情权。

  公司立足轨道交通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与生产,依托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车辆空调变频节能控制、减重、降噪、智能化等核心技术,以性能优良、质量稳定、运行可靠的系列产品为基础,持续深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市场;面对高铁专用设备国产化强需求,铁路车辆设备转型升级等有利趋势,重点发力国家干线铁路、城际市域铁路、高速铁路市场的开拓。依托国内市场和现有的技术优势,积极建立全球战略合作关系,与阿尔斯通、卡福、西屋等国际知名公司的全球合作伙伴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为公司的新的业务增长点奠定基础。

  此外,公司凭借轨道交通车辆变频空调领域的成熟技术和市场经验,持续在新能源,精密机房,储能温控,烟草烘干,智能运维等新领域创造新的增长点和盈利点。公司坚守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朗进造=用心造”的品质追求,不仅自我发展,更致力于成为高端智能装备温控领域先行者,塑造国际一流品牌。

  加快科技创新,不断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升级,持续提高研发投入,推动尖端理论研究和实践,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围绕自身技术优势和研发积累,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加大高速铁路、城际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数字能源、热泵烘干等领域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坚持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提高公司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技术的不断迭代革新引领行业发展,巩固自身竞争优势,坚持规划引领,强化技术支撑,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为公司的下一步快速发展创造技术基础。

  公司继续深耕与开拓主营业务轨道交通空调板块,在保持现有优质客户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的客户和应用场景,巩固发展公司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领域技术领先优势和市场地位;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扩大轨道交通空调和新能源客车空调海外市场份额;积极与中国中车各主机厂和国铁集团各铁路局交流合作,拓展干线铁路普速客车、高铁动车组及城际铁路列车空调市场;加大在空气能热泵烘干、储能电站、数字能源市场开拓力度,多策并举赋能渠道,全面提升市场占有率。

  2024 年,为提高公司发展质量,公司将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有效地发挥上市公司平台功能和链主企业的带头作用,增进市场认同和价值实现;持续完善数字化管理工具,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强精细化管理及过程控制等降本增效措施,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提高全公司矩阵式项目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内部成本控制,实现全过程控制,提升专业能力,建立职能清晰、授权明确、流程简洁、决策高效的项目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率,为公司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持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合理运用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控制资金成本,充实资金储备。

  2024年,公司将积极深化与战略供应商的合作,创新供应链合作模式,通过投资、参股、技术协作、签订采购长单等方式参与供应链上游环节,保障公司产品关键原材供应,进一步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同时加强资源、产能与需求的匹配,推动供应链精细化管理,加大成本管控力度,保障公司原材料供应安全和成本竞争优势。

  持续完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依托企业自身行业影响力引进高端智能装备行业的技术和业务的高素质人才和专家,加强团队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员工能力培训体系、事业成长的职业生涯体系和修德善为的品德养成体系,配合激励机制政策、核心员工股权激励留人计划,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高水平的具有朗进特色的人才队伍。实现人才“引的来,留的住,发展好”的合伙人人才发展模式,为企业的永续经过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保障。

  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文化建设宣传管理体系,提升公司发展的软实力。公司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与践行,实现公司全体员工对文化理念认同。“修德善为、利益民生”,“为朗进人幸福生活快乐工作”、“为社会进步发展努力工作”等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使员工的个人追求与企业发展目标融为一体,凝聚公司核心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公司秉承持续培养精准、诚实、敬业的工匠精神,始终感恩回报客户、员工、股东、社会,实现企业与员工的社会价值和责任。

  近年来公司积极拓展包括空气能热泵烘干等行业,实现了相关产品的批量生产及销售,初步实现了公司多元化发展,但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仍主要来自于轨道交通车辆空调及服务,经营业绩与国内及轨道交通发展息息相关。由于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宏观环境趋于复杂,若未来轨道交通产业政策变动导致轨道交通相关投资规模下降,公司经营业绩也将面临增速放缓甚至业绩下降的风险。

  面对上述风险,公司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的变化,分析相关政策及变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提升应对和应变能力,提高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同时,公司将密切关注宏观环境和产业政策对下游客户及相关项目的影响,持续做好市场调研和跟踪工作,加强市场开拓能力,严格防控风险,加强项目执行和合同履约管理,防控经营风险。

  公司立足自身轨道交通空调智能变频技术,不断完善产品性能、提升产品质量,目前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空调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公司把握国家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契机,依托公司多年智能变频控制、空调系统节能核心技术和经验积淀,在新能源及数字能源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成立专门事业部,引进专业人才,但随着相关行业的不断发展成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新标准将不断涌现,如果公司不能保持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控制与全方位综合服务等方面的核心优势,有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带来业绩波动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确保公司的技术与产品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客户忠诚度;加强成本管理,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提高综合竞争力;加强市场开拓力度,继续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地位,同时提升海外市场的占比;加强项目管理,缩短项目开发周期,提升公司产品的质量和后续的服务能力,并有效地扩大规模,打造公司向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智慧制造”“大数据”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多品种集中生产应对能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属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下游客户主要为各大整车制造厂。国内市场上,整车制造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中车下属整车制造企业及国际化合资企业,占据了国内整车制造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际市场上,整车制造业务主要集中于中国中车、庞巴迪、阿尔斯通等企业。公司对中国中车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大。在具体业务合作中,中国中车下属车辆制造厂独立选择供应商,如果未来上述企业采取联合招标或者改变采购方式,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客户主要集中在中国中车,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对此,公司会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客户的真实需求,持续保持与各大主机厂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联系各地方地铁运营公司,深度了解国家政策导向,紧跟行业发展步伐,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的力度,取得市场先发优势,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进一步加强技术服务,对客户关系实施精细化管理,时刻倾听、积极响应客户的需求,充分挖潜现有客户技术合作机会,并积极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开发京车公司、阿尔斯通、卡福等国内外新客户,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另外,近几年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客车综合热管理、数据中心与储能温控、热泵烘干装备等产品应用领域,新业务板块收入占比逐渐提高,降低了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

  受国际大宗材料涨价影响,近期公司所需的铜类、不锈钢类等原材料价格波动明显,且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较高,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及频繁程度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影响。虽然公司制定有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并会通过对未来需求明确的关键物料采取适当锁价等措施尽可能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但如果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发生剧烈波动或短时间内发生较明显波动,将可能直接影响公司的营业成本和毛利率水平,从而对公司的净利率水平也产生一定影响。

  为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密切关注上游原材料价格及市场供需变化情况,定期组织市场行情研究分析会议,对后续市场情况进行研判;公司从多个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一是与主要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可持续、具备成本竞争力的长期战略供应渠道;二是根据公司实际需求选择合适时点进行原材料采购,以应对供应短缺和价格波动可能会给公司带来的风险;三是制定严格的采购管理程序,对于供应商的选择与采购成本控制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机制;四是加强研发技术投入,以技术创新来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应收账款金额不断增加,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净额995,133,967.84元,占同期总资产的比例为54.31%。虽然绝大部分应收账款账龄在1年以内,且公司客户主要为知名整车厂,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合资企业等,资金实力和计划性较强,应收账款发生大额坏账的可能性较小,但其占总资产及收入的比例均较高,即便公司加强了应收账款的管理,并已按照坏账准备计提政策足额提取了坏账准备,若客户资金出现周转问题,或者公司不能有效拓展融资渠道,公司将承受较大的营运资金压力;另外,如果公司不能有效控制或管理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发生损失,公司仍将面临出现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损害公司利益的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应收账款随之增加,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风险控制和信用体系管理。一方面,公司从战略层面综合分析各产品市场情况,优化产品结构,加大产品研发与创新力度,提升产品价值,增强公司对产品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公司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控制审批程序,加大欠款催收力度并及时、积极地调整欠款催收策略,保证应收账款的增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应收账款带来的财务风险。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人员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如果相关核心技术泄密,将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相关行业对上述人才的需求也日趋旺盛,高端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因此,公司面临关键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如果出现研发人员甚至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补充的情况,将对公司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保持和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拥有一支高素质、稳定的人才队伍。为了吸引和稳定现有核心技术人员及管理人才,公司已采取包括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增加培训机会、制定适当的薪酬体系及职业晋升通道体系等措施,努力维护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的稳定发展,同时公司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归属感,降低人才流失风险。同时公司也会继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形成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严格防范公司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泄密。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综合可选消费指数报2789.0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比亚迪等

  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预告纷纷出炉,47家公司净利翻倍,七彩化学增30倍,国航远洋增10倍

  中证港股通可选消费综合指数报2695.0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理想汽车-W等

  宁德时代:2024年第三季度纯利润是131.36亿元 同比增长25.97%

  停止Azure OpenAI个人服务?微软回应:中国大陆企业客户仍能继续使用

  丁薛祥:加力提效实施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相关产品
相关文章 更多>>